毕竟此时的吐蕃已是大唐属地,城外的吐蕃蛮兵,真正意义上,也算得上是大唐的士卒。
而面前的吐蕃使者,更是大唐名义上的吐蕃节度使。
所以,在经过短暂的磋商之后,对方答应了大唐准备的10万两黄金,300万两银子,以及3000名妙龄女子和各色锦缎丝绸的补偿。
只不过,在最后撤兵一事上,双方又产生了分歧。
按照吐蕃使者的说法,他们这次远道而来,路上因为担心长安城安危,不顾自身安危,日夜兼程的赶路,怎么也要在长安城下休息个十天半个月的。
其实对方真正的用意,是想等长安城城门开启,他们麾下的士卒能够进城进行一番“采买”。
只是,长孙恒安和戴胄哪里会不明白这些吐蕃蛮子的想法,知道他们采买是假,想要进城劫掠是真。
如今刚刚打退崔林联军,城内又突发剧变,朝局不稳,人心不安之际,又怎么可能让这些蛮兵入城。
当即,戴胄便直言不讳的拒绝了他们的要求。
不过,为了缓和双方的关系,不至于闹得太僵,所以,在最后眼看就要谈崩的时候,长孙恒安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他们,除了长安城外,他们可以任意寻找一处城池进行“采买”。
由于此时还不知道长安城内的具体情况,且吐蕃刚被大唐攻陷没有几年,余威还在。
所以吐蕃使者也不敢要求的太过分。
在得到对方的首肯之后,便也没再坚持。
当场便答应了退兵一事。
得到准信的长孙恒安和戴胄二人顿时喜出望外。
双方当场约定,待得大唐将答应他们的赏赐送到之后,他们的士兵会继续在城下休整三日,三日之后,他们便会直接离开长安,前往梁州进行采买。
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,梁州作为山南西道与京畿道的门户,地位是何其重要。
放任这些吐蕃蛮兵前去劫掠,所造成的后果,根本不是他们可以承担的。
在与吐蕃使者签订了一系列盟约之后,长孙恒安和戴胄便喜滋滋的带着盟约返回了长安,并将之呈给了长孙无忌。
因为刚刚软禁了李世民,又屠杀了一大批官员,此时的长孙无忌早就已经忙得焦头烂额。
在听到长孙恒安和戴胄汇报说吐蕃愿意退兵,条件只是想在大唐境内的一些城池中进行采买。
是以,长孙无忌也并没将其当回事,十分满意的点点头后,便将他们打发了。
告辞了长孙无忌之后,长孙恒安便主动接过了护送赏赐的任务。
因为长孙恒安是长孙无忌的兄长,所以戴胄也不敢有丝毫意见。
只是匆匆交代了几句之后,便派了两名书吏跟着一起运送补偿,就直接返回了自己的府邸。
可他不知道的是,长孙恒安之所以主动接过护送补偿的重担,其实是有着自己的小心思。
之前他听人说,城外的那些蛮兵全是傻子,竟然不知道纸钞的价值,还以为能一比一的兑换现银。